儒家思想文化對中國古建筑的影響
儒學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、獨崇儒術以后的兩千多年中,始終是居于統治地位的一種意識形態,對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切方面有著重大影響,是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中的精神主軸。雖然漢代以后有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與盛興,但佛、道之學始終居于附從地位,在中國人心目中,儒學才是正統。
儒家思想對中國古建筑的影響大體可以歸究為六個方面:第一、儒學提倡禮制,以禮為治國之本和個人立身行事的準則,由此產生了建筑上的多種類型及其形制,如殿堂、宗廟、壇、陵墓等。第二、儒學主張君權至上,皇帝是受命于天的萬民之主,故建有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宮殿,用來體現君權至高無上。第三、儒學主張敬天,對天地的祭祀是歷朝大祀,故建有天壇、地壇、日壇、月壇,以及社稷、先農諸壇。第四、儒學主張孝親法祖,故有宗廟、陵墓之建營。第五、儒學主張中正有序,故有建筑平面布置的方整對稱,昭穆有序,從而形成都城、宮城及建筑群體嚴格的中軸對稱布局形制。第六、儒學主張尊卑有序,上下有別,注重用建筑來體現尊卑禮序,舉凡建筑的開間、形制、色彩、脊飾,都有嚴格的規定,不得違制僭越。